柳州市环境保护 “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一 “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以来,我市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及规划实施,特别是将工业企业和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环境保护工作成绩显著。
(一)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我市通过采取加强减排组织领导、实行减排目标责任制、出台有利于污染减排的政策措施、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强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狠抓火电、冶金、造纸、制糖和酒精等重点行业的减排、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力、加快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步伐、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百日行动和节能减排攻坚战、深化减排宣传力度等措施,稳步扎实推进减排工作,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下降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2010年,我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9.36万吨和8.1万吨,分别比2005年削减了9.91%和31.12%,圆满完成“十一五”减排控制目标,荣获“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称号。具体表现如下:
(1)化学需氧量减排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市制糖、造纸、冶金等行业的工业企业共投入2.7亿元,实施了24项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形成13.04万吨/日的制糖废水处理能力、7.76万吨/日的造纸废水处理能力、16万吨/日的冶金废水处理能力、0.6万吨/日的其它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关闭了小造纸、小酒精、小制革、小淀粉和污染防治设施落后的小选矿等落后产能生产企业(生产线)48家(条),其中,关闭了2家(条)小酒精生产线,淘汰落后酒精产能0.75万吨;关闭3家小淀粉企业,淘汰落后淀粉产能0.235万吨;关闭1家小制革企业,淘汰落后制革产能80万张(猪皮);关闭33家(条)小造纸企业(生产线),淘汰落后造纸产能7.56万吨;关闭9家采选矿生产企业,淘汰落后采选产能17.265万吨;同时,我市投资42.11亿元,其中主体工程投入14.85亿元,管网建设投入27.26亿元,建成龙泉山、白沙、阳和、拉堡、柳城、鹿寨、融水、融安、三江、新兴工业园等共10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60.5万吨,新建配套管网113.64千米, “十一五”以来我市共减排化学需氧量35542吨;扣除新增量后,净减排10292吨。
(2)二氧化硫减排方面:我市火电、冶金、造纸等行业的工业企业共投入3.82亿元,实施了19项二氧化硫减排工程,其中: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2×2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于2006年4月投入运行;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建设的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不仅填补了国内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空白,也是国内首个烧结烟气脱硫工程实例,我市的烧结机烟气脱硫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另外,我市还关闭了小水泥、冶炼、制砖等落后产能生产企业(生产线)73家(条),其中,关闭了11家(条)小冶炼生产企业(生产线),淘汰落后冶炼产能13.192万吨,关闭9家(条)水泥生产企业(立窑生产线),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6万吨,关闭31家(条)小砖瓦生产企业(生产线),淘汰落后砖瓦产能3.895亿块,关闭7 家(条)石灰生产企业(生产线),淘汰落后石灰产能24.8万吨,关闭15家(台)其他行业的燃煤锅炉,“十一五”以来减排二氧化硫51310吨,扣除新增量后,净减排36600吨。
(二)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大了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污染防治力度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力度,大力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使城市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局面逐步扭转,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
(1)地表水环境质量得到稳定控制
柳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继续保持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局部河段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柳江水环境质量得到稳定控制;融江水质部分河段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其余河段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
(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好转
2010年柳州市区空气质量优54天,良301天,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3%,与“十五”期末提高4.4%;酸雨率17.3%,降水pH均值5.32,降水pH值比“十五”期末提高0.88,酸雨率降低39.8%,酸雨率和降水酸度均显著好转。
(3)城市声环境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柳州市区环境噪声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的标准限值。
(三)环保投入逐渐增加,环保重点工程完成率高,实施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点环保工程投资力度,其中重点环保工程投资约16.8亿元,确保了环保工程和设施得以顺利开展。
柳州市“十一五”十项环保重点工程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包括白沙、龙泉山二期、阳和、拉堡、竹鹅溪综合治理5个)、柳钢总排口废水治理工程、东化搬迁工程、柳钢烧结机头烟气脱硫工程、锌品厂搬迁工程、环境安全监控系统工程。截至今日已完成的工程有白沙污水厂、龙泉山污水厂(二期)、竹鹅溪综合治理、柳钢总排口废水治理工程、柳钢烧结机头烟气脱硫工程5个;预计近期能完成的工程有阳和、拉堡污水厂2个;目前东化公司已停产,搬迁到柳城县六塘工业园区项目正在实施;锌品厂已政策性破产,原搬迁工程不再实施;环境安全监控系统工程有6个子项目,其中已完成4个,2个在积极建设当中。“十一五”十项环保重点工程完成率为96.7%。
(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总体保持稳定
“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保护和恢复,大力推进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湿地保护等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资源开发的生态监管,从源头控制生态破坏,使森林资源得到恢复增长,生态环境总体保持稳定。
(五)固体废物、核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固体废物、核与辐射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其中,(1)固体废物方面: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高,危险废物基本得到有效安全处置;(2)核与辐射方面:我市积极开展我市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工作,协助涉源单位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地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核意见。指导企业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及加强辐射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突出重点,集中做好重点企业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在节假日及有重大活动期间,全面开展污染源现场检查及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督促落实,切实消除辐射安全隐患,确保了我市核与辐射环境安全。(3)我市于2010年获市编办批准挂牌成立柳州市辐射环境安全监测站,为辐射环境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提供了环境监测平台。
(六)强化环境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成果显著
(1)强化环境管理,严把环境准入
“十一五”期间,我市环保审批工作严格按照“三级审批”制度,实行分类管理,理顺各级环保部门的审批权限的关系,做到层层把关,不断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率。“十一五”期间共审批建设项目4922个,项目总投资704.9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3.64亿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4.7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报率100%。同时严格把好审批关,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项目,对选址、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应强烈的项目,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项目等,一律不予审批,共有360个建设项目未通过审批,有效地从源头上有效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加大对各类开发区环境管理工作力度,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六县及各类开发区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有效的促进了六县及各类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工作不断朝着有序的方向进行,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加大执法力度,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十一五”期间,我市完善了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坚持环境管理与环境执法同步推进,把环境执法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支撑,把触角向环境管理的盲区、弱区延伸,把环境执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借助金融等部门力量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和落实部门联席会议、联合办案、案件移送等制度,加大对重点问题、重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减少环境侵权。
“十一五”以来,我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11件,行政处罚罚款849万元;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7件;挂牌督办违法排污企业54家,停产关闭、取缔非法排污企业69家;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完成减排现场核查工作,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两高一资”、涉砷、酒精、涉锰、造纸、涉铅、铁合金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开展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集中整治等环保专项行动,取得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果。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遏制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绿水青山,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七)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许可证是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载体,是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2009年我市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采取“整体推进、分级管理、同步实施、公开公正”的原则。“整体推进”就是在柳州市辖区范围内,凡向大气和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均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分级管理”就是按照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县(城区)环保部门进行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和证后的监督管理。“同步实施”就是县和城区环保局将按照市环保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同步开展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公开公正”就是在排污许可证发放的过程中实行公开公正的原则,同时鼓励排污单位积极治理并削减排污总量,对于治理积极、效果显著的排污单位,在分配总量指标时适当予以倾斜,对于污染治理工作存在问题的排污单位,总量指标分配上将从严要求。目前,市环保局已完成管理权限范围内符合申请排污许可证条件的企业的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共有114家单位109个水污染源51个大气污染源领取了排污许可证。
(八)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
我市于2007年9月开始启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分环保组、农业组、水产畜牧组三个普查小组进行,环保组负责全市辖区内的工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处理设施污染源的普查,农业局负责种植业污染源的普查,水产畜牧组负责渔业和畜牧业的普查。这次普查全市共投入普查经费540.7万元(不包括自治区下拨的普查经费),其中环保组356.2万元、农业组94.25万元、水产畜牧组90.25万元,共有1327名(其中环保组601名、农业组和水产畜牧组726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普查数据录入员和其他普查工作人员参加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历经一年半的努力,全面完成启动准备、全面普查和总结发布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园满完成了我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通过这次普查,较全面掌握了我市的环境污染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为我市制定节能减排计划、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这次普查中,全市共普查工业源2411家、生活源2395家、农业源8243家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家,市普查办已完成对六县和阳和开发区普查工作的验收,我市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也已通过自治区和国家普查办的验收。
2010年开始进行2009年度全市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按照“动态调整、重点调查、总体核算”的更新调查工作原则,以环保部门为主,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市、县(区)环保部门分级负责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普查更新调查工作。虽然该任务艰巨,要求时间紧迫,但工作人员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最终如期完成。该次工作中全市共录入571家工业源、102家农业源重点调查对象、6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个全市机动车污染源调查表和10个县(区)非重点工业源估算表、农业源基本情况调查表、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源调查表等。
(九)强化管理,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
(1)开展饮用水水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通过开展柳江水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工作,对柳江及上游水污染风险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查清了柳江流域水环境污染风险源,建立了风险源名录,并对柳江流域水环境污染风险源进行了水污染风险预测评价及风险评估,在柳江河水环境现状调查、水环境污染风险源项分析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柳江水环境污染风险防范的各项措施,为柳州市预防水污染事故、组织实施水污染风险应急预案,提供了技术支持。
(2)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我局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对污水处理设施停运或不符合环保要求、私设暗管偷排废水的企业进行立案处罚或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其中,对柳州市恒兴造纸厂、柳州市静兰电镀厂、柳州市群鸿电镀厂等二十四家违法排污单位进行立案处罚,对柳州市华阳造纸厂、柳州市太阳造纸厂和龙城化工厂等三十五家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关闭位于河西水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内的彭永强工位器具厂,有效消除了饮用水水源安全风险隐患。
(3)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工作。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4个,分别是柳西水厂、柳南水厂、柳东水厂、城中水厂,均以柳江为水源,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点位为河西水厂、柳南水厂、柳东水厂、城中水厂取水口上游100米处,监测项目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表2及表3中的前35项共64项,监测频次为每月10日前监测,另外每年还监测一次全分析(109项),我市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是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及自治区环保局的要求进行的。
(4)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基础工作。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的要求,开展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调整工作, 2009年3月1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桂政函(2009)62号文同意了我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案。2009年6月在新划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段内设立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标志警示牌和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航道警示牌,其中: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标志警示牌共设4块,分别设在柳西水厂取水泵房、柳南水厂取水泵房、城中水厂取水泵房和柳东水厂取水泵房;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航道警示牌共设4块,布置在新圩断面上游1KM至柳东水厂取水口下游300M的河段两旁。组织编制了《柳州市饮用水源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5)开展饮用水应急水源建设各项前期工作。为确保柳州市市区在饮用水源水质出现突发性污染事件情况下的城市饮用水安全,我局向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应急水源工程的建议,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郑俊康市长指示要尽快开展工作,为此,我局对拟建饮用水应急水源的拉达水库和石头湾水库的周边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水质情况进行了监测,编制了《柳州市饮用水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工作方案》上报了市人民政府。
(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全面实施
柳州市自2008年决定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之后,市政府即委托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承担《柳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市环保局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规划编制组对柳州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和系统研究,经过10个月的紧张工作,顺利完成了《柳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专项规划》《柳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总体规划》《柳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说明》等编制工作。2009年6月区环保厅组织并通过了柳州市“创模”规划评审。2010~2011年是柳州市“创模”的攻坚阶段,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市政府正在为2012年全面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而努力奋斗。
(十一)环保宣教工作扎实有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把环境宣传教育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作为增强公民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重要渠道,作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紧贴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积极探索环境宣教新思路,努力实践环境宣教新方法,全面抓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落实。以现代传媒为载体,推进环保中心工作开展。与柳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办环保政风行风热线和环保之声专题节目100期;在柳州电视台连续播放节能减排、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公益广告,与柳州日报联合主办“创模”专版宣传100期;在《中国环境报》登载“创模”栏花宣传90期,刊发柳州环保工作专题报道3期;运用环保网站发布政务信息和宣传环保法律法规512条。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广西日报等各类新闻媒体报道我市环保工作情况856篇。以环保宣传活动为载体,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以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月活动,发放各种环保宣传资料11.5万份,发放环保宣传挂件1万个;环保宣传布袋2.5万个;与中国移动柳州分公司、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四大高校开展“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碳足迹”行为艺术环保宣传活动”,成功实施国家环保部社区环境圆桌对话会议试点项目,组织指导柳北区钢城城街道办事处所辖六个社区召开以“规范社区居民饲养家禽行为”为议题的社区环境圆桌对话会议,使社区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居民自身利益得到了维护,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以绿色学校创建为载体,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在全市广泛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3所学校获得国家级命名表彰。52所学校获得了自治区命名表彰。其中:38 所获得自治区绿色学校称号,14 所获得自治区绿色幼儿园称号,2 所大学获得自治区绿色大学命名表彰。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参加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举办的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等一系列比赛活动,并荣获多项荣誉和奖励。以绿色环保社区、酒店、医院、机关等创建为载体,加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十一五 ”以来,我市被国家环保部授予的绿色社区 2 个,自治区授予的绿色社区 30 个,绿色医院 7 个,绿色企业 1 个,绿色宾馆(酒店)6 个,绿色机关4个。绿色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十一五”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市通过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地表水水质保持达到较好水平,全市环境保护成绩显著。但是,“十一五”期间力图重点解决的一些环境问题进展还不够理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总体上看,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群众期望、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仍有待改善
由于红花电站建成蓄水后,柳江河柳州市区河段变成库区,水深加大、流速变缓,水文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污染物在水体迁移扩散规律也随之发生变化,流速变缓使得污染物容易积聚在库区河段,恶化局部河段水质,再加上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滞后、面源污染难以控制,导致市区河段氨氮、粪大肠菌群因子出现超Ⅲ类标准情况。
受2010年西南大旱等因素影响,煤、电供应紧张,全市用煤量增加以及煤炭市场供应紧张、煤质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增长等原因,导致局部时期空气质量出现反弹,近期虽然已有所好转,但市区空气质量年均值仍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生态环境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产业发展、自然资源开发未能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承载能力,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区域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天然林、水源林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结构不合理,质量下降,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不高,急需加快建设;乱捕滥猎、乱采滥挖野生动植物现象禁而不止,野生动植物种丰富区面积缩小,栖息地破碎,珍稀生物物种资源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农业化学品过量使用、工矿企业污染物的影响导致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三)环境监管能力仍有待提高
“十一五”以来,我市环保系统能力建设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保护压力愈来愈大,现有的环境管理手段与日益艰巨的环境保护任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监测系统和环境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仍急需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系统信息化水平仍较低,没有建立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分散不能共享,网上办事能力还不够强,服务相对滞后;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环境执法水平的提高。
1、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区域合作得到进一步展开和深化,特别是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为我市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将实现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将整为7:58:35左右,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由“十一五”时期的“354”格局将调整为“543”格局,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得到显著提高,力争“十二五”期末达到30%以上。全市区域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全市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结构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大大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环境发展机遇
(1)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进一步加强
当前,国家进一步把环境保护提高到与经济发展并重和同步的地位,环境保护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地位都得到了提升。环境保护国家意志进一步加强,如先后三次颁布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产品目录,出台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充分反映出国家决心促使经济增长方式向环境友好方向转变的明确指向。进一步鼓励和扶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重视和强化环境保护立法和司法的作用,环境法制不断改善,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环境综合决策,使得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有了新的内涵。
(2)环保投入进一步加大
近几年来,我市的环保投资逐年增长,随着群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环境保护投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国家和地方将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为确保我市环境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3)公众环保意识逐渐提高
近几年我市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业主和公众进行生态文明观宣传和环境意识教育,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使我市总体环保意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增强
近几年我市加大了环保监察执法和监测能力建设的力度,增强了各级环保监管能力及环境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能力,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仪器设备配置大幅提升,为环境监测和监察执法提供了保障。
3、环境保护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化水平将继续快速发展,污染防治任务将更加艰巨,环境污染日趋复杂;城镇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在城镇化过程中,资源、能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将日益加重。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质量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不采取坚决措施,从根本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这将严重抵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危害群众健康,影响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总之,“十二五”期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环境变化趋势不确定因素增加,各类污染物排放将会持续增加,环境挑战不断加大。但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意志进一步加强,地方环保投入不断加大,公众环保意识逐渐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因此“十二五”的环保形势,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充分的认识到,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只有在发展中解决。我们要巩固扩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成果,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二 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部署和中央、自治区领导同志对我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把柳州建设成为“四个名城”、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战略目标,在加快经济发展中转变方式,在转变方式中谋求加快经济发展。
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根本,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与保障生态安全为着力点,以工业污染全防全控为抓手,以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方向,加快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市建设工作。调结构、促发展、保民生,奠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基础,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努力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为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加快推进“富民兴柳”新跨越,全面实施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战略响应,民生优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承延续与创新发展有机融合,体现生态文明、环保新道路、历史性转变、休养生息等战略思想。从公众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出发,在指标选择、技术路线、控制模式、规划主线等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思路,夯实民生,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防范环境风险,促进社会和谐。
统筹兼顾,集成创新。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各要素、各领域、各方面,强化可达可控分析,兼顾需求与可能,源头预防和治理修复相结合,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并重,长远谋划,总体设计,创新规划思路,实现系统集成。
整体部署,重点突破。在“十一五”终期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完善措施,按“三大着手点”整体布局,持续推进,确保环境保护力度不减。以全局性问题为主,明确重点地区、重点问题,结合“十二五”阶段特征,选准抓手,务求实效,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环境安全。
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水、气环境容量,严格遵循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落实主体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分区控制,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充分体现环境污染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实施区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进一步突出目标指标的地区差异性,强化指导性。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区分轻重缓急,分阶段落实环境保护的任务措施,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府主导,综合推进。强化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力争做到目标、任务与投入、政策相匹配。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综合手段,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以规划任务落地为基础,深化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规划编制、过程评估和实施考核的系统管理。
通过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治理,保证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空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拟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防治指标、环境经济指标、环境管理指标等四类指标,共20个规划指标。
具体指标详见下表2-1。
表2-1 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
类别 |
序号 |
名称 |
2010年完成情况 |
2015年目标 |
指标来源 |
(一)环境
质量
指标 |
水环境 |
1 |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100% |
100% |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广西区“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 |
2 |
国家和自治区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 |
100% |
100% |
柳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广西区“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 |
3 |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100% |
100% |
柳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 |
大气环境 |
4 |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采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5项因子评价) |
未完全达二级 |
二级 |
柳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要求 |
5 |
建成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μg/m3) |
-- |
≤45 |
广西区“十二五”环保规划指标 |
声环境 |
6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 |
55.9分贝 |
≤60分贝 |
柳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广西区“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 |
辐射环境 |
7 |
环境及辐射设施周围的辐射水平 |
在天然本底涨落控制范围内 |
在天然本底涨落控制范围内 |
柳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 |
生态环境 |
8 |
全市森林覆盖率(含灌木林) |
62.6% |
63% |
广西区“十二五”环保规划指标、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要求 |
9 |
城市绿化 |
建成区绿地覆盖率 |
40.37% |
≥41% |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要求 |
建成区绿地率 |
35.08% |
≥36% |
人均公共绿地 |
10.13平方米 |
≥11平方米 |
(二)
污染
防治
指标 |
总量控制 |
10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
化学需氧量 |
64648吨 |
59067吨 |
在“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基础上,根据国家环保要求,增加“氨氮、氮氧化物、重金属”总量控制 |
氨氮 |
9072吨 |
7751吨 |
二氧化硫 |
56721吨 |
48642吨 |
氮氧化物 |
59179吨 |
55759吨 |
重金属
(铅、汞、镉、铬、砷) |
- |
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低于2007年排放量水平 |
污染治理 |
11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90.1% |
≥90.1% |
柳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要求 |
12 |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
100% |
柳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要求 |
13 |
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
废水排放达标率 |
99.6% |
≥99.6% |
柳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 |
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 |
98.6% |
≥98.6% |
14 |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
97.1% |
≥97.1% |
柳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广西区“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 |
15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60% |
≥65% |
柳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广西区“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 |
16 |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 |
-- |
≥80% |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 |
(三)
环境
经济
指标 |
17 |
单位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
化学耗氧量 |
7.45千克/万元 |
<7.45千克/万元 |
柳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 |
二氧化硫 |
6.51千克/万元 |
<6.51千克/万元 |
18 |
单位GDP能耗 |
1.7219
吨标煤/万元 |
1.3947
吨标煤/万元 |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要求 |
(四)
环境
管理
能力
指标 |
19 |
环境监测、环境监察能力、环境信息能力、环境宣教能力 |
-- |
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化要求 |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 |
20 |
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 |
-- |
80% |
3.1扎实推进生态系列创建活动,构建生态文明柳州
扎实推进生态系列创建活动,构建生态文明柳州是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主线。
利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柳州市“十二五”环保发展,以推进生态市(包括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优美社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工业园等生态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构建生态文明柳州,为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奠定良好的建设基础。
3.2继续抓好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工作
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是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三个着手点”,是扎实推进生态系列创建活动,构建生态文明柳州这条主线的三个重点。
3.2.1持续实施污染减排,着力推进污染总量控制
科学、合理制定《柳州市“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进一步完善污染减排目标和指标,持续大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三大措施,积极推进减排市场化机制,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努力强化减排的倒逼机制。
具体任务如下:
3.2.1.1废水污染物减排任务
(一)工业污染物治理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根据自身实际和环境需求,工业废水治理COD减排重点领域拟放在造纸、制糖行业;氨氮减排重点领域拟放在氮肥化工行业。具体内容如下:
(1)造纸行业:“十二五”期间,造纸行业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根据政策以及环境需求执行严格的产业要求、提高管理标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造纸企业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加强深度处理,使造纸企业出水稳定达到新的行业排放标准。主要任务是抓好广西国发林业造纸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两面针纸业有限公司、广西凤塘鹿寨纸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
(2)制糖行业:“十二五”期间,制糖行业要进一步严格产业准入门槛,把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关。加快制糖企业的产业升级,推行清洁生产,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加强制糖企业高浓度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能力,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进一步削减废水COD排放量。主要任务是抓好广西露塘糖厂、柳兴制糖有限公司、凤山糖厂、柳城糖厂、鹿寨糖厂、融水和睦糖厂等制糖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
(3)氮肥化工行业:“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氮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的创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大幅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主要任务是抓好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废水处理工程。
(二)城镇生活污水治理
生活污染的削减潜力主要依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目前,柳州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有拉堡污水处理厂、柳城县污水处理厂、三江县污水处理厂、融水县污水处理厂、融安县污水处理厂、鹿寨县污水处理厂、阳和污水处理厂、白沙污水处理厂、龙泉山污水处理厂共9座,其中六县各有一个县级污水处理厂,柳州市区有3个污水处理厂。“十二五”期间,柳州市生活污水治理减排重点领域主要放在以下五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系统,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新建城区大力推行雨污分流收集管道系统,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
(2)扩大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进一步提高县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适时推进龙泉山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
(3)柳州市新城区抓紧建设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柳东官塘污水处理厂),并完善新城区的污水管网。根据乡镇发展实际抓紧推进沙塘、太阳村、石碑坪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4)努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增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后再利用水量。
(5)加强对医院污水处理的监督管理,督促市公立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政府拨款或资金补助等方式不断更新、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主要任务为:(1)增加6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2)新建官塘、沙塘、石碑坪、太阳村污水处理厂。(3)建设3个污水处理厂再生利用工程。
(三)农业污染源治理
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农业源污染主要来自于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和种植业等,其中以畜禽养殖业排污量大为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物排放量大且相对集中,是农业源水污染物削减潜力的主要来源。因此柳州市“十二五”期间农业污染源减排重点领域放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方面,鼓励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机肥生产利用工程,做好各种实用型沼气工程,积极推进其他方式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鼓励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进行适度集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对污染物统一收集和治理,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完成畜禽养殖业减排目标。
(四)其它方面治理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水污染物总量减排还打算从治理垃圾场渗滤液方面着手,通过优化柳城县、鹿寨县、融水县、融安县、三江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水平,进一步削减水污染物总量。
3.2.1.2废气污染物减排任务
(一)电力行业污染治理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电力行业污染治理主要对象为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任务为加强该企业的环保监督管理,完善现有脱硫设施,进一步提高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处理效率,提高二氧化硫减排能力,新建脱销设施保证氮氧化物达标排放。
(二)非电力行业污染治理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非电力行业废气SO2污染治理减排重点领域放在冶金、有色金属、化工、造纸行业,这些行业要求通过实施结构减排、建设SO2治理工程、SO2管理减排等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治理设施,提高治理效率,加强环保监督管理进一步实现减排目标。主要任务为:(1)对柳州钢铁(集团)公司钢铁烧结实施烟气脱硫工程。(2)优化融安嘉和锌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工艺,改进硫酸尾气治理设施,提高处理效率。(3)通过管理减排,加强对两面针纸业公司、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国发林业造纸有限公司等企业燃煤锅炉脱硫工程治理,进一步削减SO2排放。
非电行业NOx污染治理减排重点领域放在水泥、钢铁行业,水泥行业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或建设脱硝设施示范工程;同时实施钢铁行业烧结机烟气脱硝示范工程。主要任务为督促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水泥企业实施低氮燃烧技术示范工程,督促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开展烧结机烟气脱硝示范工程。
(三)机动车污染治理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机动车污染治理减排方面继续执行汽车以旧换新工作。汽车以旧换新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和防止机动车污染的重要环节,mobile.28365365.com把“黄标车”提前报废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来抓,安排了专人参与汽车以旧换新联合服务窗口,负责“黄标车”查验和认定工作,同时加强对报废汽车拆解处理的环境监督,确保在拆解处理报废汽车过程中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
3.2.1.3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根据柳州市自身实际情况,“十二五”期间实行淘汰落后产能领域主要放在冶金行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关闭不符合要求的设施。
3.2.1.4重金属污染物防治任务
根据《柳州市“十二五” 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柳州市十二五期间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为:到2015年,我市要建立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重金属相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重金属环境监控能力明显提高,重点企业实现稳定达标,城镇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重点重金属指标达标,全市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
十二五期间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重点防控行业为重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业两大行业,同时兼顾金属制品业(电镀)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重点防控企业为2007年污染源普查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累计占全市排放量85%以上的企业以及2008年以后新建的排放量较大的重金属企业,总共23家。
十二五重金属污染防治主要任务如下:(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2)推进清洁生产,加大综合防治力度;(3)修复受污染场地,综合防控土壤重金属污染;(4)多措并举,强化污染源监管;(5)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水平;(6)加强产品安全管理,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3.2.2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一)水污染防治
(1)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档次
根据柳州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努力推进电子元器件、机电一体化和以软件、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培育和开拓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加大农业和服务业的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精品农业和科技服务业发展。
(2)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大生活污染源的治理,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3)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
对重点监控企业,要增加污染物排放监测和现场执法检查频次,重点监测和检查污染物排放和应急处置设施情况。要求企业对各类生产和消防安全事故建立环保处置预案、建设环保应急处置设施。凡是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一律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实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严格按国家标准征收排污费。
加强电镀行业污染防治工作。建设汽车城电镀工业园,现有电镀生产企业全部限期搬迁入园电镀生产废水集中处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从根本上消除电镀行业水环境污染。
(4)政府积极引导市民节约用水
通过新闻媒体,积极发挥舆论导向对节水工作的促进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和督促用水单位开展好内部宣传教育,完善节水管理,提高职工群众节水意识。及时公布有关法规、文件,做好节约用水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教育,宣传有关节水知识交流节水经验。
(二)大气污染防治
在大气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为原则,以总量控制为主线,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提高低消耗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例;削减上风向企业的排放总量;限制高能耗小企业发展,特别要限制和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工艺设备,划定扬尘污染控制区,力争在“十二五”期末二氧化硫环境质量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具体任务如下:
(1)通过加强地面低矮源的治理,对全市4t/h(含4t/h)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实施关停,4t/h以上-8t/h燃煤锅炉进行燃料替代或强制燃优质煤, 8t/h以上的锅炉安装相应的脱硫除尘装置
(2)对处于上风向的柳钢、柳电、柳化等二氧化硫排放量排前三名的企业进行二氧化硫减排潜力挖掘。同时重视季节性减排,建立空气污染预警管理体系,防止局部时段大气环境质量水平下滑或反弹。
(3)积极预防氮氧化物、颗粒物污染,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在柳州市区内划定扬尘污染控制区,制定柳州市扬尘污染控制区环境管理办法,对施工场地扬尘污染实施严格控制,以进一步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按照自治区大气污染联防联网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案,至2012年底,柳州市区扬尘污染控制区的面积不得低于建成区面积的70%。
(三)噪声污染防治
以创建噪声达标区、“安静小区”、建设“绿色工地”、开展环境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大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和工业噪声等噪声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环境噪声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完善噪声违法违规处罚制度及相关措施。具体任务如下:
(1)建设和完善噪声控制区
严格执行柳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标准要求,避免形成商业—工业—居民混杂区,从源头根除噪声污染源的产生。逐步采取工业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中等措施,使工业企业远离居民区。在工业区与居民区、文教区等交接处,设置防护隔离带,以有效削减企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积极开展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划定新建噪声达标区范围。合理布局噪声敏感区中的建筑物功能和合理调整建筑物平面布局,把非噪声敏感建筑或非噪声敏感房间靠近或朝向噪声源。整顿布局不合理、处于商居混合的商住楼和城市中心区的娱乐噪声污染源。
(2)重点加强中小娱乐场所扰民噪声综合整治
严格执行国家和我市噪声污染防治规章和规定,进一步加大噪声排放管理的综合执法力度,加强居民稠密区中工厂、娱乐场所的噪声排放管理;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的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控制设备,减轻噪声污染;针对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中小娱乐场所噪声污染问题,建设中小娱乐场所噪声控制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以示范工程推动中小娱乐场所噪声达标治理工作,尽快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问题。
(3)实施交通噪声防治的配套设施改造
分阶段改造道路基础设施,完善城市道路系统、道路绿化及护林带建设,加强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建设城乡结合部快速路和流量大路口的立交桥,采用现代化交通指挥系统,尽量减少交通堵塞,降低机动车怠速工况时间;合理利用道路两侧土地,规定临街建筑尤其是居民住宅楼距高速路、快速路、主干道等不同等级道路的距离,完善路旁建筑的隔声设计;在居住区、市政机关、学校及医院等噪声敏感单位附近,对车速进行限制,必要时可考虑对车型、车流量进行限制。
(4)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管理
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的建筑施工工艺和低噪声设备,对一些固定的高噪声设备采用噪声控制措施,如搅拌机、木工机械、线材切割机等设备应放置在远离居民住宅处或置于室内工作;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时间,尤其是与居民区临近的施工工地,晚上22:00以后严格禁止使用产生噪声的建筑机械;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现场管理力度、加大对群众信访和纠纷查处力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5)完善噪声违法违规处罚制度及相关措施
完善噪声违法违规处罚制度及相关措施,加强居民稠密区中工厂、娱乐场所的噪声排放管理,对于屡教不改的工厂、娱乐场所要采取强硬措施、加大处罚力度,严厉要求其进行限期整改,对于拒不改正的要坚决关闭。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现场监督管理,对于拒不改正的要加大处罚力度。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根据柳州市当前固体废物产生处理的特点,通过采用先进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逐渐建立起先进的固体废物收集处理体系,显著提高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水平。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1)加强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固体废弃物重点产生行业实行清洁生产审计,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重点提高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磷石膏渣、尾矿等的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体系。
①综合利用冶炼废渣。冶炼废渣包括高炉渣和钢渣。高炉渣采用水冲渣粒化,利用粒化高炉渣作水泥混合材料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技术。可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水泥生产中,高炉渣已成为改进性能、扩大品种、调节标号、增加产量的重要廉价原材料。近年来,国内已开发高炉矿渣微粉生产技术,通过将高炉矿渣深加工成矿渣微粉,广泛应用于预制和预拌混凝土中,大大提高了附加产值。钢渣利用途径较多,技术渐趋成熟,钢渣一般含7~10%废钢,加工磁选后,可回收其中90%的废钢。
②综合利用粉煤灰、炉渣。粉煤灰、炉渣主要利用途径为配置水泥、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及其制品等,包括生产实心砖、空心砖、空心砌块、轻型板材、加气混凝土、粉煤灰陶粒。另外,推广粉煤灰和炉渣在筑路、回填方面的应用,也是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大力推广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和制品。发展粉煤灰实心砖、粉煤灰空心砖、空心砌块、轻型板材、加气混凝土、粉煤灰陶粒等是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
③综合利用污泥。加强污泥的综合利用,努力实现污泥处置达到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目前,污泥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是作为农田林业利用(如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和制作建筑材料。
④综合利用脱硫石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产生的副产物——脱硫石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结合柳电的实际情况,“十二五”规划期间优先考虑作为水泥缓凝剂的方案来处理脱硫石膏,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将推广脱硫石膏技术,可推进淘汰日产2000吨以下水泥生产线。
“十二五”规划期间,柳州市应大力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重点围绕钢铁公司、水泥集团等企业,建成10余项在广西省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项目。主要任务如下:
柳钢钢渣综合利用项目,年综合利用量50万吨。
鱼峰水泥集团公司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年利用量1万吨。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冲压废料回收处理再利用项目。
柳州市东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利用电石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
鹿寨县磷石膏渣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工程项目,投资5000万元利用磷石膏渣建设纸面石膏板新型建材。
(2)加强历年贮存工业固废安全管理
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必须按照国家规范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
①完善固体废物岗位管理制度,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废物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及台帐等环保管理制度。
②加强防渗处理,有效收集渗滤液,减轻对水体、土壤造成的环境污染。
③加强我市“退二进三”企业的环境管理,对原有受污染企业土地用于房开等开发利用的项目要切实落实环镜管理的有关政策措施,重新开发的项目做好前期受污染土壤的环境治理工作,解决工业固废遗留环境问题,确保规范有序的开发和利用。
(3)实施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
实践证明,单独依靠卫生填埋等单一的处理方式,难以彻底解决许多城市面临的垃圾问题。要解决垃圾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做起,把减量化、资源化作为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的方向和目标,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
按照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生活垃圾应该实施“分类收集——分类处置”,以实现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数量的目的。新建的小区、大厦、工业园区要配套建设相应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老旧住宅区也要增建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从垃圾处理的要求和资源回收的角度,将柳州市立冲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改造成为柳州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根据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分别采用焚烧、堆肥、填埋、回收利用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处理。
根据相关资料,柳州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很多可回收利用的成分,如纸张、塑料、织物、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利用的物质约占垃圾总量的20%以上,另外,柳州市区生活垃圾中有机物的含量在50%以上,适合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堆肥处理。堆肥反应是利用微生物使有机物分解、稳定化的过程。堆肥的产品可以用作肥料,实现垃圾的资源化。
(4)实施电子废物集中回收处理
针对目前电子废物产生量日益增多、处理单位分散不利于管理等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市应积极推进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社会参与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模式,积极开展我市电子废物集中回收处理工作,建立规范的规模化回收网络,统一电子废物回收渠道,逐步推广废旧电子产品分类回收、拆解、深度处理、再利用技术,建立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示范项目,加强对电子废物收集、处理过程的环境监督管理。
(5)继续加强实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
针对我市工业危险废物种类繁多、处理方法单一的情况,继续实施我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工程,积极引进、开发危险废物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全面规范我市危险废物贮存、收集、运输、处置过程的环境管理,确保危险废物处置安全。
我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主体设备在“十二五”前期实施改造,并完善相关配套设备,使我市医疗垃圾处理技术上一个新台阶。“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我市医疗垃圾收集处理的覆盖面,逐步推进我市医疗垃圾收集处理范围覆盖到乡镇及村屯,确保医疗废物收集安全处理率100%。
(6)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加强对环保投诉电话的记录管理,及时核实投诉情况,通知涉事企业及时进行整改治理、消除风险隐患,置之不理或拒不改正要加大处罚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担心的环境问题。
(五)辐射污染防治
全面加强涉源单位及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的辐射安全监管,建立和完善核与辐射环境监管体系,强化放射源的跟踪管理,控制电磁辐射环境污染,通过加强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及监督管理工作,控制和降低城市,尤其是学校、医院等敏感工作和生活场所的电磁辐射环境污染。
(六)土壤污染防治
强化城市“退二进三”项目重新开发利用土地及农用土壤环境监管与综合防治,做好遗弃污染场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开发项目的环境安全。
(七)重金属污染防治
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制定的《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汞、铬、镉、铅和类金属砷等污染为防控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执法大检查活动,推广应用先进有效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
3.2.3加强环境风险防范,着力保障环境安全
(1)污染风险防范
建立高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突出对重点环境要素的全防全控,加强对新生和潜在环境问题的防范和监管,加大风险源企业的环境管理力度,积极产业布局合理化,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2)生态恶化风险防范
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开展生态脆弱区修复与重建,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重视保护湿地,探索生态环境监察。
(3)环境健康预警
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有关工作部署,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疾病的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构筑环境健康损害的预防、预警、应急体系,加强环境健康的研究工作。
3.3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及农村环境保护、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环保能力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环保能力建设等工作能对“三个着手点”提供重要支持,它们也是实现“一条主线”的重要措施保障。
3.3.1全面开展生态建设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1)积极推进生态建设
加强城市及周边大环境的绿化建设,突出柳州市自然山水特色。保持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一批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和郊野公园,通过河流、山体等生态绿地与环城绿地系统形成联系,相互贯通与延伸,形成统一的整体,创造城市的绿色大背景。同时开展采石场综合整治和水源保护工程,改善山体自然生态和水源环境。
(2)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工作。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和农村“改水、改厨、改厕”环保行动计划,提高农村社区人居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农村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水、改厨、改厕”和建设生活收集垃圾处理、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
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大力推广农药的安全、科学使用技术、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农作物有害生物的无害化防控技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划定畜禽养殖场禁建区,加强集中式畜禽养殖场的管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研究推广生态养殖、科学养殖,控制水产养殖污染;开展畜禽渔养殖污染的综合防治示范。大力推动生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大农用废弃物回收使用力度。
3.3.2积极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
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和防止机动车污染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机动车辆日益增多,其排放的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对空气环境质量污染贡献的比重日益增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市要积极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制定机动车尾气监测能力建设方案,编制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发展规划,提高机车车尾气监测能力,逐步开展机动车定期环保监测工作。
3.3.3不断加强环保能力建设
3.3.3.1完善环境管理制度
(一)继续深化目标责任制
制定减排计划实施方案,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安排节能减排项目,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对项目进度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对列入节能减排计划的重点工程,跟踪落实,推进建设,强化监督;对已经完成治理任务的,即时组织验收,确保稳定运行;对结构调整减排项目,依法完善相关手续;对重点污染源建立节能减排台帐,做到“一厂一册”。积极推进全市污水处理设施、烟气脱硫设施建设进程;继续深化目标责任制,与市辖六县及市区部分重点企业签订污染物减排年度目标责任书,逐项分解落实减排任务。将环保政绩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实现严格的环保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对环境违法问题处理不力甚至干扰环境执法的,严肃追究其责任,保证“十二五”全市污染减排目标圆满完成。
(二)严格环评管理
坚决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切实从源头控制污染,确保新建项目“环评”、“三同时”执行率。继续把好建设项目审批关,做到总量分析清楚、指标来源明确、总量控制措施可行,指标来源对应具体削减项目,实行“点对点”调剂,建立起有力的源头防控体系;对新、扩、改建项目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挥循环经济,降耗减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严格“以新带老”制度来控制新增总量,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
加强重点领域规划环评工作。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柳州市各类专项规划、综合规划、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要求,积极做好规划环评工作,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三)创新环境管理手段
以“创模”为契机,配合有关部门出台地方环境经济优惠政策,打好“组合拳”。引进市场机制,推行污染防治市场化运作,运用市场的力量推动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在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工业废物利用、循环经济等方面,出台优惠鼓励政策。设立专门节能减排资金,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国家或自治区的资金扶持,用于支持节能减排项目。
3.3.3.2积极推进环境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
(一)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环境监测是实施环境管理的基础,是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监测在准确反映工业污染防治、城乡环境质量、重点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监测数据网络传输以及各级政府提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依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柳州市的环境监测能力还存在诸多问题,环境监测的滞后严重制约了环保水平的提高。为使环境监测适应新的形势,从以下几方面切实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1)积极推进各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市级监测站拟规划新实验大楼,使实验室用房面积达到《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同时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市监测站参照西部地区二级站建设标准,增加业务经费的投入。按照标准化要求,增添设备,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同时需更新老旧设备,进一步提高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和自动化水平。
县级环境监测站执行国家《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参照西部地区三级站建设标准:加大对县级监测站的资金投入,各级监测站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全部纳入到统计财政年度预算;增添常规项目监测设备,县环境监测站以加强常规项目监测能力为主。县级环境监测站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独立开展常规项目监测工作。
(2)抓好环境监测队伍建设,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从新形势下环境管理的需要出发,不断提高环境监测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一是通过函授、电大、夜大、委培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人员文化理论水平;二是进行岗位培训,以培养技能人才、专业拔尖人才、综合管理人才为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环境监测人才,有计划地委派一些业务骨干参加国家或省级以上的培训班,坚持每年举办2—3期培训班,做到各级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人员每两年参加专业技术轮训一次,不断提高人员业务水平。
(3)加强应急监测能力的建设
市级监测站根据需要购置便携式气象色谱仪、水文气象监测仪、小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便携式多种气体分析仪、便携式多种气体校定仪、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便携式分光光度计、简易快速检测管、便携式多功能水质检测仪、BOD快速测定仪等环境应急监测设备和应急监测车,能够在发生污染事故时进行应急监测,快速、准确的确定污染物扩散方向、速度和危及范围,为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4)编制“柳州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站”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我市的辐射环境安全机构建设进展较为缓慢,六县五城区均未建立相应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柳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2010年9月同意设立柳州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站(柳编〔2010〕33号),该站与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增加编制11人。柳州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站能力建设方案主要以《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环发[2007]82号)为指导,结合柳州市的实际情况,分筹建阶段、强化阶段和扩展阶段三步建设,在“十二五”期末全面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业务能力处于区内领先地位。
(二)环境监察能力建设
环境监察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柳州市的环境监察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环境监察的效能。而且在新的形势下对环境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快环境监察工作的现代化步伐,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的效能,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环保机构监察能力建设:
(1)积极推进环境监察队伍标准化建设
柳州市环境监察机构根据国家环境环保总局颁布的《全国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标准》(环发〔2006〕185号)要求,市级环境监察支队参照西部二级标准。努力争取地方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购置监察车辆、酸度计、录音机、影像设备等硬件设备,同时更新已经老化、损坏和无法维修的部分装备。鹿寨县、柳江县、柳城县等6个县级监察大队参照监察队伍建设三级标准,不仅需要投资购置硬件设备,还需要配备必要的取证设备。柳州市柳北、柳西、鱼峰、柳南四城区按三级标准建设环境监察队伍,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开展环境现场执法工作。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执法现代化水平。一方面,加强现场执法监督的能力,保证能够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监理任务;另一方面,确保执法的公正性,确保执法依据的准确性。
(2)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法人员职业培训,提高环境执法水平。一是要定期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学习《决定》精神、“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学习,可采用集体学习、交流讨论、自学等形式,使队伍成员在学习讨论中体会精髓,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每年制定环境监察人员业务培训计划,采取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讲座,本单位专业监察人员现身说法,观看电教片等形式,对环境监察人员进行环境标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排污申报、现场监察、排污收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重点加大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3)加强环境应急快速反应能力
建立污染事故的应急体系和预案,初步建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功能全面、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各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严格监管,及时发现并消除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确保环境安全。建设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配置大屏幕投影、车载全球定位系统等各种指挥和应急设备。开展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调查,建立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污染物的档案库。通过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建设,一旦发生事故,能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实保证监测、应急处置、信息发布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能有效地控制污染的漫延,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并及时做好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的报告工作。
(三)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
环境信息化是环保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决策和提升监管效能的基本保障,环保业务管理十分繁杂,涉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执法监督等业务板块;环境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仍凭原有的人工模式,势必捉襟见肘、难以为继。只有通过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实现环境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才能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发现趋势、把握重点,使环境管理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提高环境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能力,推动各类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提高环保服务能力,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建立更加高效、规范、廉洁的服务型机关。
十二五柳州市环保信息化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建立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环境信息网络系统覆盖全市环保系统,环境信息基础设施整体完善,环境信息化与环保业务紧密融合,实现环境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化和信息服务规范化,基本构建“柳州市数字环保”体系。
(1)加强组织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
环境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按照国家环保部《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设置和装备环境信息中心。把人才培养作为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将信息化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不断加大力度,努力提高环境信息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2)加大资金投入。
环境信息化建设周期长、投入高。各级环保部门要重视资金投入,理顺投入渠道,建立稳定的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将国家和地方环境信息化建设分别纳入国家和地方信息化总体规划,取得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
(3)构建“柳州市数字环保体系”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全面整合、广泛共享和充分利用环境信息资源,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建设环保数据中心;以提升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效能为核心,建设覆盖环保管理全流程的业务管理系统;以GIS应用为基础,建设应急指挥等决策应用系统;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 建设完善的网上办公服务系统。在柳州市“十一五”环保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着重抓好以下项目建设:
环保数据中心
环保业务协同管理系统
环保应急指挥系统
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机动车尾气管理系统
核辐射源监管系统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环保网上办公系统
同时,进一步整合和完善现有的污染源在线监测、大气和河流自动监测、排污收费、环境统计等应用系统,初步构建柳州市“数字环保”体系。
(四)环境宣教能力建设
目前柳州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上述的诸多问题,而且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也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切实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机构的能力建设:
(1)推进环境宣教机构标准化建设
目前柳州环境宣教与环境信息共为一个机构,随着人们对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柳州市应该建立独立的环境宣教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其中机构行政人员编制不少于3人,事业人员编制15人以上,且宣教人员都必须有本科以上文凭。环境宣教机构的经费逐年增加,以保障宣教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宣教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宣教装备与手段的现代化,适应所承担的各项宣教任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对宣教人员进行关于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岗位培训,使工作人员了解环保中心工作和本地区的环境状况,并具备一定的自认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保障宣教方案的贯彻实施。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护环境意识及参与度
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开展环保宣传,发布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环境质量、建设项目审批、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重点污染企业排污状况、污染事故及处理结果等环境信息。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的作用,拓宽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管理,依法召开听证会、论证会或进行社会公示。要通过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宣传力度、环境信息公开、人大、政协视察环保等,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环境意识及参与度。
4.1污染减排总量控制
4.1.1废水污染物减排项目
(一)工业污染物治理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工业废水COD减排工程主要为深度处理造纸、制糖行业废水,氨氮减排工程主要为强化氮肥化工行业废水氨氮处理效果,具体工程项目情况详见表4.1-1和表4.1-2。
表4.1.1-1 柳州市“十二五”
规划造纸、制糖业废水治理COD减排项目表
企业名称 |
所属行业 |
原有主体处理工艺 |
十二五执行标准 |
设计处理规模(万吨/日) |
项目投资(万元) |
预计2015年实际处理水量(万吨/日) |
预计COD削减量(吨) |
预计氨氮削减量(吨) |
备注 |
广西凤塘鹿寨纸业有限公司 |
制浆/造纸 |
超效浅层SBR生化 |
100 |
2 |
20 |
2 |
173 |
10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国发林业造纸有限责任公司 |
制浆/造纸 |
不完全延时曝气法 |
90 |
5.1 |
11 |
1.59 |
201 |
8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柳州两面针纸业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造纸厂) |
制浆/造纸 |
活性污泥法 |
90 |
6 |
26 |
2.71 |
396 |
10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凤糖白沙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
制糖 |
活性污泥法 |
60 |
0.6 |
5 |
0.21 |
24 |
1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凤糖柳江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
制糖 |
活性污泥法 |
60 |
1 |
8 |
0.42 |
44 |
2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凤糖六塘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
制糖 |
活性污泥法 |
60 |
0.48 |
6 |
0.4 |
60 |
2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续上表4.1.1-1 柳州市“十二五”
规划造纸、制糖业废水治理COD减排项目表
企业名称 |
所属行业 |
原有主体处理工艺 |
十二五执行标准 |
设计处理规模(万吨/日) |
项目投资(万元) |
预计2015年实际处理水量(万吨/日) |
预计COD削减量(吨) |
预计氨氮削减量(吨) |
备注 |
广西凤糖鹿寨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
制糖 |
活性污泥法 |
60 |
1.5 |
11 |
0.56 |
95 |
3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凤糖雒容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
制糖 |
活性污泥法 |
60 |
0.72 |
4 |
0.16 |
36 |
1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凤糖融安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
制糖 |
活性污泥法 |
60 |
2.2 |
5 |
0.2 |
50 |
2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凤糖融水和睦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
制糖 |
活性污泥法 |
60 |
1 |
5 |
0.3 |
48 |
2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凤山糖厂 |
制糖 |
活性污泥法 |
60 |
2 |
8 |
1.69 |
129 |
5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柳城糖厂 |
制糖 |
活性污泥法 |
60 |
1.1 |
6 |
0.69 |
88 |
3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桂中糖厂 |
制糖 |
活性污泥法 |
60 |
0.3 |
2 |
0.11 |
13 |
1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柳兴制糖有限公司 |
制糖 |
生物接触氧化法 |
60 |
0.84 |
8 |
0.6 |
96 |
3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广西壮族自治区露塘糖厂 |
制糖 |
活性污泥法 |
60 |
0.6 |
6 |
0.44 |
41 |
1 |
深度处理,提标,管理减排 |
|
合计 |
|
|
|
131 |
|
1495 |
55 |
|
表4.1.1-2 柳州市“十二五”
规划化工等工业废水治理氨氮减排项目表
企业名称 |
所属行业 |
2010年排放量(吨) |
主体处理工艺 |
是否纳管 |
执行标准 |
投运时间 |
设计处理规模(万吨/日) |
项目投资(万元) |
预计2015年实际处理水量(万吨/日) |
氨氮减排量(吨) |
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氮肥制造 |
920.00 |
A/O; 化学+物理, 过滤 |
否 |
15 |
2014 |
2.4 |
300 |
2.00 |
821 |
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
磷肥制造 |
80.78 |
合成氨废水污水处理站经改造后,废水引入磷酸厂回用,已实现零排放 |
|
15 |
2012 |
1.3 |
20 |
1.30 |
80.78 |
柳江县二基地屠宰场 |
畜禽屠宰 |
2.96 |
污水处理站 |
|
15 |
2012 |
0.02 |
380 |
0.002 |
2.86 |
合计 |
2.4 |
|
2 |
904.64 |
表4.1.1-3 柳州市“十二五”工业
结构调整水污染物COD、氨氮减排项目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治理措施 |
预计COD减排量
(吨) |
预计氨氮减排量(吨) |
1 |
柳州利丰纸业 |
结构关停 |
33.1 |
0.24 |
(二)城镇生活污水治理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规划城镇污水治理COD、氨氮减排项目情况详见表4.1.1-4,城镇污水再生利用项目详见表4.1.1-5。
表4.1.1-4 柳州市“十二五”规划
城镇生活污水治理COD、氨氮减排项目表
污水处理厂名称 |
设施处理工艺 |
投运时间 |
项目投资(万元) |
项目类型 |
设计处理规模(万t/日) |
2010年处理量(万t/日) |
已完成配套管网(公里) |
2010年处理量(万t/日) |
2015年新增处理水量(万t/日) |
“十二五”执行排放标准(mg/L) |
十二五COD削减量(t) |
十二五氨氮削减量(t) |
|
|
COD |
氨氮 |
|
柳州市拉堡污水处理厂 |
卡鲁塞尔2000型氧化沟 |
2010.6 |
10689 |
原有 |
2.5 |
1 |
3.338 |
1 |
0.75 |
60 |
8 |
1119 |
151 |
|
柳城县污水处理厂 |
改良型卡式氧化沟 |
2010.9 |
7858 |
原有 |
2 |
1 |
2.244 |
1 |
0.4 |
60 |
8 |
999 |
134.9 |
|
三江县污水处理厂 |
改良型卡式氧化沟 |
2010.9 |
5638 |
原有 |
1 |
0.5 |
0.43 |
0.5 |
0.2 |
60 |
8 |
496 |
66.9 |
|
续上表4.1.1-4 柳州市“十二五”规划
城镇生活污水治理COD、氨氮减排项目表
污水处理厂名称 |
设施处理工艺 |
投运时间 |
项目投资(万元) |
项目类型 |
设计处理规模(万t/日) |
2010年处理量(万t/日) |
已完成配套管网(公里) |
2010年处理量(万t/日) |
2015年新增处理水量(万t/日) |
“十二五”执行排放标准(mg/L) |
十二五COD削减量(t) |
十二五氨氮削减量(t) |
融水县污水处理厂 |
改良型卡式氧化沟 |
2010.9 |
9428 |
原有 |
2 |
1 |
2.5 |
1 |
0.4 |
60 |
8 |
993 |
134.0 |
鹿寨县污水处理厂 |
人工快渗 |
2010.6 |
3500 |
原有 |
2 |
1.35 |
4.5 |
1 |
0.4 |
60 |
8 |
805 |
108.7 |
融安县污水处理厂 |
改良型卡式氧化沟 |
2010.9 |
9869 |
原有 |
3 |
1.5 |
4.5 |
1.5 |
0.6 |
60 |
8 |
1486 |
200.7 |
阳和污水处理厂 |
A2/O微孔曝气 |
2010.6 |
40886 |
原有 |
12.5 |
4.5 |
7.1 |
4.5 |
4.25 |
60 |
8 |
5852 |
790.1 |
柳东新区官塘污水处理厂 |
改良型卡式氧化沟 |
2014年 |
24530 |
新建 |
4 |
0 |
|
0 |
2.8 |
60 |
8 |
1752 |
236.5 |
合计 |
13503 |
1822.9 |
表4.1.1-5 “十二五”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项目表
污水处理厂名称 |
COD排放
浓度
(mg/l) |
氨氮排放浓度
(mg/l) |
拟采用的
再生水利用方式 |
预计投资
(万元) |
回用
水率
(%) |
年回用
水量
(万吨) |
COD减排量
(吨) |
氨氮
减排量
(吨) |
预计项目投运时间
(年) |
龙泉山污水处理厂 |
21.3 |
1.17 |
用于城镇绿化及道路清洗 |
10 |
5 |
456.3 |
97.2 |
22.58 |
2013 |
白沙污水处理厂 |
14.3 |
0.49 |
用于城镇绿化及道路清洗 |
10 |
5 |
182.5 |
26.1 |
10.37 |
2013 |
阳和污水处理厂 |
30 |
0.31 |
用于城镇绿化及道路清洗 |
10 |
5 |
228.1 |
68.4 |
0.71 |
2013 |
合计 |
|
|
|
|
|
|
191.7 |
33.66 |
|
(三)农业污染源治理
农业污染源减排主要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工程着手,由农业部门负责。2010年柳州市畜禽类养殖场及小区共188家,“十二五”规划期内主要通过采取干清粪、建设沼气池、生产生态肥、沼液处理、综合治理等方法进行农业污染源减排,预计农业源COD、氨氮减排量分别为2173t和318t。
(四)其它方面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水污染物总量减排还打算从治理垃圾场渗滤液方面着手,具体处理项目见下表4.1.1-6。
表4.1.1-6 柳州市
“十二五”规划垃圾场渗滤液处理项目表
垃圾场名称 |
建成投产
时间
(年月) |
垃圾场
规模 |
拟采用的渗滤液处理
工艺 |
渗滤液
处理
规模
(t/d) |
预计
投资
(万元) |
COD
减排量
(t) |
氨氮减排量
(t) |
处理设施投运时间
(年) |
柳城县垃圾处理场 |
2010.10 |
100吨/日 |
UASB+MBR+纳滤+反渗透 |
100 |
1370 |
106 |
11.9 |
2011.5 |
鹿寨县垃圾填埋场 |
2011.1 |
120吨/日 |
UASB反应器+MBR工艺 |
150 |
1920 |
159 |
17.8 |
2011.1 |
融水县垃圾填埋场 |
2010.12 |
100吨/日 |
两级碟管式反渗透 |
100 |
835 |
106 |
11.9 |
2011.5 |
融安县垃圾填埋场 |
2011.6 |
100吨/日 |
两级碟管式反渗透 |
150 |
1100 |
159 |
17.8 |
2011.6 |
三江县垃圾填埋场 |
2011.03 |
60吨/日 |
两级碟管式反渗透(DTRO)工艺 |
100 |
503 |
106 |
11.9 |
2011.4 |
合计 |
600 |
2438 |
635 |
71.2 |
|
|
|
|
|
|
|
|
|
|
|
4.1.2废气污染物减排任务
(一)电力行业污染治理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电力行业污染治理SO2、NOx减排工程主要为强化柳州电厂管理减排、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具体工程项目情况详见表4.1.2-1、4.1.2-2。
表4.1.2-1 柳州市“十二五”
电力行业脱硫工程SO2减排项目表
企业名称 |
发电机组 |
项目类型 |
减排措施 |
2010年SO2排放量(吨) |
2010年SO2综合去除率(%) |
十二五SO2削减量(吨/年) |
完成时间 |
编号 |
装机容量(万千瓦) |
投运时间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1 |
220 |
1994 |
管理减排 |
提高脱硫效率 |
12242 |
80 |
6121 |
2013 |
#2 |
220 |
1995 |
管理减排 |
提高脱硫效率 |
80 |
表 4.1.2-2 柳州市“十二五”电力
行业低氮燃烧改造及脱硝工程NOx减排项目表
企业名称 |
发电机组 |
项目
类型 |
低氮燃烧技术类型 |
烟气脱硝技术类型 |
烟气脱硝效率(%) |
投资
(万元) |
2010年NOX排放量 |
十二五NOX削减量(吨/年) |
完成时间 |
编号 |
装机容量(万千瓦) |
投运时间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1、#2 |
220×2 |
1992 |
新建脱硝设施 |
低氮燃烧器 |
SCR脱硝技术 |
70 |
8000 |
9896 |
6927 |
2013 |
(二)非电力行业污染治理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非电力行业污染治理SO2减排工程主要有柳钢烧结烟气脱硫工程、融安嘉和锌品公司硫酸尾气脱硫工程以及两面针等企业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NOx减排工程主要为柳钢烧结机脱硫脱硝一体化项目,具体工程项目情况详见表4.1.2-3、表4.1.2-4、表4.1.2-5和表4.1.2-6。
表4.1.2-3 柳州市“十二五”
钢铁烧结烟气脱硫工程项目SO2减排情况表
企业名称 |
烧结机或球团设备 |
铁矿石含硫量
(%) |
项目类型 |
减排措施 |
投资(万元) |
2010年SO2排放量(t) |
2015年SO2去除率(%) |
十二五SO2削减量(t/a) |
完成时间 |
名称 |
编号 |
规模(m2) |
投运时间 |
柳州钢铁(集团)公司 |
烧结机 |
|
360 |
1958 |
0.069 |
新建脱硫工程 |
氨法 |
29000 |
11417 |
70 |
7992 |
2013 |
表4.1.2-4 柳州市“十二五”
规划硫酸尾气治理工程项目SO2减排情况表
企业名称 |
设备名称 |
项目类型 |
SO2减排措施 |
投资(万元) |
2010年SO2去除率(%) |
2010年SO2排放量(吨) |
2015年SO2去除率(%) |
十二五SO2削减量(吨/年) |
完成时间 |
融安嘉和锌品有限责任公司 |
锌冶炼 |
已投运脱硫设施改造 |
制酸工艺改二转二吸 |
500 |
95 |
390.45 |
98.5 |
273 |
2013 |
表4.1.2-5 柳州市“十二五”规划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项目SO2减排情况表
企业名称 |
燃煤锅炉 |
项目类型 |
减排措施 |
投资(万元) |
2010年SO2去除率(%) |
2010年SO2排放量(吨) |
2015年SO2去除率(%) |
十二五SO2削减量(吨/年) |
完成时间 |
编号 |
规模(蒸吨) |
广西凤糖柳城生态肥有限公司 |
1#、2#、3#、4#、5# |
|
锅炉改造 |
沸腾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
2000 |
14.99 |
876.6 |
40 |
219 |
2014 |
柳州两面针纸业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造纸厂) |
1#/2# |
100 |
管理减排 |
循环流化床
炉内脱硫 |
600 |
40 |
2134.61 |
85 |
1067 |
2013 |
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1#/2# |
260 |
管理减排 |
循环流化床
炉内脱硫 |
1000 |
60 |
2435.72 |
85 |
609 |
2013 |
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
1# |
45 |
管理减排 |
循环流化床
炉内脱硫 |
50 |
60 |
295.45 |
85 |
74 |
2013 |
广西国发林业造纸有限责任公司 |
1# |
50 |
管理减排 |
循环流化床
炉内脱硫 |
55 |
60 |
1263.55 |
85 |
316 |
2013 |
合计 |
3705 |
|
7005.93 |
|
2285 |
|
表4.1.2-6 柳州市“十二五”
钢铁烧结烟气脱硝工程项目NOx减排情况表
企业名称 |
烧结机或球团设备 |
铁矿石含硫量
(%) |
项目类型 |
减排措施 |
投资(万元) |
2010年NOX2排放量(t) |
2015年NOX去除率(%) |
十二五NOX削减量(t/a) |
完成时间 |
名称 |
编号 |
规模(m2) |
投运时间 |
柳州钢铁(集团)公司 |
烧结机 |
1# |
110 |
1958 |
0.069 |
脱硫脱硝一体化 |
氨法 |
3000 |
794 |
50 |
397 |
2014 |
4.1.3淘汰落后产能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淘汰落后产能污染物减排工程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及地方发展需要确定。
4.1.4重金属污染任务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重点实施污染源综合治理工程、产业淘汰退出项目工程、清洁生产项目、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项目,实施4个重金属污染源治理重点项目(具体情况见下表4.1.4-1),总投资64930.1万元;实施2个重金属企业淘汰退出项目(见表4.1.4-2);实施6个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见表4.1.4-3),分层逐级配置重金属实验室设备、应急处置设备和监察执法设备;解决3个历史遗留问题(见表4.1.4-4)。
续表4.1.4-1 柳州市
“十二五”重金属污染源综合整治项目表
项目
名称 |
所属行业 |
污染物产生和治理现状 |
项目建设内容 |
项目主要工艺 |
建设
规模 |
投资
估算
(万元) |
建设
时间 |
融水县泗潍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 |
有色金属采选业 |
1、部分采矿企业建设有简易废石、废渣等固体废物堆放场,固废处理率30%;2、选矿企业配套简易三级沉砂池,废水循环使用率60%左右 |
1、依法关闭规模小、技术落后、生态破坏和污染严重的采选企业,从源头控制和减少对流域的污染;2、引进具备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对受重金属污染的河段进行清淤和综合治理。 |
对受重金属污染的泗潍河流域32公里的河段,约2300万吨河底淤泥进行清淤治理,对可利用部分进行回收利用,对不可利用部分进行规范化填埋处理 |
4000t/d |
29800 |
2010-2015 |
柳州汽车城电镀工业园 |
金属表面处理 |
全市17家电镀生产企业,年排放工业废水约27万吨,存在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工艺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水平差,资源消耗高、治污水平落后、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
建设柳州汽车城电镀工业园,通过对现有电镀企业实行限时搬迁入园,全面调整电镀行业布局;严格企业入园标准,杜绝落后产能,促进电镀产业技术升级;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市场化运作,降低污染排放。 |
全市电镀企业100%入园,实行集中生产;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废水集中治理。 |
1000t/d |
20000 |
2011—2014 |
原泗顶矿选矿废渣综合治理 |
有色金属采选业 |
废渣集中输送至废渣堆场,采用干堆形式堆放至渣场;生产废水经自流收集、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病库治理,消除尾矿库安全隐患。建设内容包括:选矿尾矿挖掘、搬运工程(主要为排水系统的建设);选矿工程(主要为回水泵房、尾砂过滤间的建设);辅助工程(主要为回水管线的建设);环保工程(集水井、废水收集池、排渗水池积堆场仿渗措施的建设)。 |
处置尾矿库尾砂,综合回收原泗顶矿尾矿库内295m高程以上的尾砂中锌等有价资源,尾矿库总库容从270万m3 减少至99.3万m3。,对尾矿库坝坡削坡治理,库面覆土植被绿化闭库,恢复生态环境。 |
1、建设2个铺设有防渗土工膜的干堆渣场,总库容177.2万m3;2、处理能力为22757 m3/日的选矿废水回用系统. |
6462.1 |
2010-2015 |
合计 |
|
|
|
|
|
64930.1 |
|
表4.1.4-2 柳州市
“十二五”重金属企业淘汰退出项目表
企业名称 |
所属行业 |
企业
产品 |
生产规模 |
企业主体工艺 |
淘汰内容 |
备注 |
柳州有色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
有色冶炼 |
电解锌、 硫酸 |
电解锌30000吨/年,硫酸50000吨/年 |
湿法炼锌-电解 |
全厂关闭 |
不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停产关闭 |
鹿寨金壹蓄电池厂 |
铅酸蓄电池 |
蓄电池 |
2万只铅蓄电池/年 |
外化成极板制造+组装 |
全厂关闭 |
不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停产关闭 |
表4.1.4-3 柳州市“十二五”
重金属污染防控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表
序号 |
名称 |
承担单位 |
建设内容 |
投资估算
(万元) |
项目建设起止时间 |
1 |
市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仪器配置项目 |
市环境监测站 |
地市级监测站配备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全自动测汞仪、全自动消解器 |
3430 |
2010- 2015 |
2 |
市级环境监测站应急仪器配置项目 |
市环境监测站 |
地市级监测站配备监测应急采样专用车、便携式多功能水质检测仪、便携式X射线荧光测定仪 |
1190 |
2010- 2015 |
3 |
市级疾控机构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实验室仪器配置项目 |
市疾控机构 |
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微波消解炉、全自动生化检测仪,ZPP型全血液锌原啉测定仪、锌原卟啉血液荧光测定 |
4998 |
2010- 2015 |
4 |
市级定点医疗机构重金属污染检测仪器配置项目 |
市级定点医疗机构 |
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配备Perkin-Elmer Aanalyst 600、铅、镉、砷、铬、汞空心阴极灯、石墨管 |
630 |
2010- 2015 |
5 |
涉重县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仪器配置项目 |
融水县环境监测站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浸出毒性前处理设备 |
1548 |
2010- 2015 |
6 |
柳州市水质重金属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 |
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
建设3个重金属水质自动监测站(重金属自动监测仪3套,监测项目:铅、锌、镉、砷、汞、锑;实时监控预警系统) |
670 |
2012- 2013 |
|
合计 |
|
|
12466 |
|
4.1.4-4 柳州市“十二五”
重金属污染解决历史遗留类项目表
项目名称 |
承担单位 |
整治方式 |
整治内容 |
投资估算(万元) |
项目建设起止时间 |
柳州锌品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区)原有受污染场地修复项目 |
土地开发利用单位 |
客土及无害化处置。 |
采用客土或换土法治理污染土壤,对场地内遗留的含重金属废渣及开挖出的污染超标土壤采用水泥厂回转窑高温焚烧法进行无害化处置,未开挖的受污染土壤,原地用水泥混凝土硬化。 |
3500 |
2010---
2015 |
柳州有色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原有受污染场地修复项目 |
土地开发利用单位 |
客土及无害化处置。 |
采用客土或换土法治理污染土壤,对场地内遗留的含重金属废渣及开挖出的污染超标土壤采用水泥厂回转窑高温焚烧法进行无害化处置,未开挖的受污染土壤,原地用水泥混凝土硬化。 |
1500 |
2012---
2015 |
柳州市综合冶炼厂原有受污染场地修复 |
市土地储备中心 |
客土及无害化处置。 |
采用客土或换土法治理污染土壤,对场地内遗留的含重金属废渣及开挖出的污染超标土壤采用水泥厂回转窑高温焚烧法进行无害化处置,未开挖的受污染土壤,原地用水泥混凝土硬化。 |
1000 |
2012---
2015 |
合计 |
|
|
|
6000 |
|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大气环境保护工程除前面提到的节能减排外,还计划实施淘汰燃煤小锅炉、建立空气污染预警管理体系、氮氧化物和细颗粒污染预防三个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1)淘汰燃煤小锅炉工程
中小型燃煤锅炉排放高度有限,容易造成面源污染,其脱硫效率低,处理费用相对较高。因此,“十二五”期间要利用政策和法规措施得适度调节,最大限度得减少中小型燃煤锅炉的使用量,将淘汰燃煤小锅炉工作列入创模行动。对不同吨位的锅炉应采取不同的控制技术路线。企业集中区域实行大吨位锅炉联片集中供热,改变燃料结构,燃烧清洁燃料。
目前柳州市有燃煤锅炉125台,“十二五”期间要淘汰容量为4吨/小时的小型燃煤锅炉;对4t/h-8t/h燃煤锅炉进行燃料替代或强制燃优质煤;对于8t/h以上的锅炉安装相应的脱硫除尘装置。个别因场地限制或接近淘汰年限且吨位10t/h左右的锅炉,没有条件安装脱硫装置的,必须强制要求燃优质煤。
资金来源以企业自筹为主,政府给与适当的补贴。预计投资265万元。
(2)空气污染预警管理体系工程
鉴于柳州市二氧化硫浓度超标现象均发生在冬季,其它污染物也是该种特征。因此,应重视季节性二氧化硫的总量控制和减排工作。在冬季污染扩散条件不好的天气状态下,对处于上风向的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
利用模型,类似于空气污染模式预报,首先建立一个合理、适用的扩散模式,以及排放源清单,参考当地气象台站所积累的冬季常规气象资料,了解该地风场特征、混合层高度、大气稳定度变化规律,并实测确定大气扩散参数。提前模拟计算出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扩散范围,影响程度,并以此制定应对各种气象条件下的污染源减排清单预案。当出现符合该种污染的气象条件时,即拿出事先计算好的应对预案,对相应的污染源和企业进行限产和减排。
空气污染预警管理体系预计完成时间为2015年。预计投资200万元。
(3)氮氧化物和细颗粒污染预防工程
根据国际和其它经济发达城市经验,随着经济深入发展、机动车的快速增加,以及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力度的逐步加大,大气污染将会由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发展转变成氮氧化物和细颗粒污染为主,以及由此引起臭氧和光化学污染。因此,在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同时重视氮氧化物和细颗粒污染非常必要。
比如在建成区实施科学交通管理。改变交通方式对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十分关键。交通管理措施在满足出行要求的同时,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污染物排放削减的效果:
①公交优先措施有利于提高公交出行的吸引力,提高公交营运车车速,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为在运送同样数量乘客的条件下,公交占用道路面积最少,与小汽车、摩托车污染物排放相比,人均排放污染物量最小,公交车人均污染物排放量只有摩托车的约1/5,小汽车的1/3。
②适时出台对某些车种在市区的行驶限制规定,有效降低市区道路的交通压力,减少机动车污染的排放总量。
③按照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推行进程,建立严格的新车准入制度,重视在用车辆的管理,加快老旧车的淘汰进程。对在用车辆实行机动车I/M(检测/维修)制度,建立I/M技术档案,记录车辆检测维修时间、内容及有关信息,促使车主按期进行检测维修,对于高排放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制度。
④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在柳州市区内划定扬尘污染控制区,制定柳州市扬尘污染控制区环境管理办法,对施工场地扬尘污染实施严格控制,以进一步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该工程预计总投资500万元。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水环境保护工程主要为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内容详见表4.1.1-4。
“十二五”规划期间,柳州市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四大工程,总投资5.24亿元,见下表4.4-1。
表4.4-1 “十二五”
期间柳州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重点工程
项目
类别 |
序号 |
工程名称 |
建设内容 |
投资估算(亿元) |
建成时间(年) |
主管部门 |
资金来源 |
一、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 |
1 |
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项目 |
重点围绕钢铁公司、水泥集团、化工公司等企业 |
2.3 |
2012 |
环保局 |
企业投资为主 |
2 |
无害化处置工程 |
加强防渗处理,实施生态复垦工程 |
0.2 |
2012 |
环保局 |
企业投资、政府投资 |
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
3 |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程 |
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30%以上 |
0.3 |
2012 |
城管局、环保局 |
政府投资为主 |
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
4 |
医疗废物焚烧处理设备改造项目 |
对现有医疗废物主体焚烧系统设备进行更换、改造、完善 |
0.94 |
2015 |
市容局 |
政府投资 |
四、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 |
5 |
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项目 |
对城镇污水厂污泥进行综合利用、处置 |
1.5 |
2015 |
环保局 |
政府投资、企业投资 |
小计 |
|
|
5.24 |
|
|
|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声环境保护工程主要集中在柳州市建成区,主要工程如下:
(一)噪声污染重点企业改造工程
对噪声污染严重、居民投诉反映强烈的企业,规划期间要求必须配套降噪减噪设备,配套设施后仍无法满足要求的必须实施搬迁转移工程。预计配套降噪减噪设备投资2000万元。[注:该投资仅包含降噪减噪设备工程费,不包括企业搬迁转移费用。]
(二)绿化减噪工程
加强道路两侧和居住小区裸露地面的绿化建设,预计投资2000万元用于绿化减噪建设。
(三)中小娱乐场所扰民噪声综合整治项目
建设中小娱乐场所噪声控制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以示范工程推动中小娱乐场所噪声达标治理工作,尽快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问题,预计投资2000万元。
(一)城市生态绿化建设工程
(1)快速推进“绿满龙城”造林绿化工作,重点要抓好“一江”、“两级”、“三路”、“四林”、“五节点”、“六片区”造林绿化工作。加快推进通道、城镇、村屯绿化,力求明显提高各县城镇绿化率。公路及江河两岸建成各具特色的绿化示范样板带,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2)柳江两岸建设连续的滨江公园和30-100米滨江绿化带,恢复水岸生态,恢复岸体湿生植被,保护城市山水生态廊道。
(3)根据城市用地与结构,结合现状自然山水条件,建设公园绿地系统,将公园绿地与城市景观的结合,使公园在城市景观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4)在快速环路内侧建设宽25米、外侧30米的绿带,形成道路绿环,在六条快速联系路两侧各设30米宽的绿带,沿跃进路两侧建设游憩绿带,构建城市道路绿化骨架。结合城市道路和广场,形成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街头绿地,建设南环、白崖山,天山、龙屯、壶西等小游园增加绿地面积约20公顷;四城区、柳东新区每年各建设2个以上小游园,增加绿地面积。
(5)沿环城高速线、铁路两侧各设一定距离防护绿地,各工业园区及大型市政设施周围按规范设置防护隔离绿带,增加柳钢、柳化、电厂等厂区内区内的附属绿地,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绿带和防护绿地布局要求符合《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6)建设三门江森林公园和南部龙潭——都乐岩风景区。三门江森林公园规划控制面积约42平方公里,建设成为城市的“绿心”。以培育保护为主;南部龙潭——都乐岩风景区控制范围约28平方公里,该区主要以旅游观光为主,严格控制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恢复山体绿化植被。
(7)建设官塘植物园。建成一个集园林科研、植物品种展示、引种驯化、植物适应性观察的植物园,同时又服务柳东新区居民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公园,面积200公顷。
(二)采石场综合整治工程
柳州市市区及柳江县白莲机场一带共有石灰石采石场35座。这些采石场由于过度开采带来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由于采石场点多面广,开采不规范,对山体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亟需治理。采石场治理过程需坚持以下方针:
(1)坚持在采石场开发中执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基本原则,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对采石场的布局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将市城区及城区与邻县交接一定范围内采石场,向柳北区石碑坪镇大田山开采区、柳南区太阳村镇老朝山—猫洞开采区、阳和开发区扛山开采区、柳江县新兴—穿山开采区、柳江县拉堡黄岭开采区等开采区转移,建立4-5个市级建筑石料集中开采基地,实行规模化地集约开采。
(3)关闭造成山体严重破坏且不可恢复的采石场,对其进行闭坑治理,且对其破坏的山体边坡用台阶法进行回采,使其达到边坡稳定的毕坑要求;而对于废弃矿山的边坡危岩进行清理,加固边坡,稳定基础,处理底部,修筑挡土墙,保证边坡稳定。
(4)矿区土地整理。将矿区孤立的石峰或残峰采平至地面,其内高低不平的石山、陡坎推平,先填深坑,采用就近取料的方法,先填碎石含量多的弃土,最后形成坡度较小的场地,作为可利用为建设用地搭设平台。
(5)加紧开展已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市城区12座已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主要采取的方法有:喷混植生强制绿化法、V型植生槽、植生袋、格构、带状种植法、点状种植法。
(6)建立完善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管理体系,引导和鼓励矿山企业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大科研及技术改造的投入;鼓励矿山引进环保型工艺、技术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三废”的二次开发利用。
(7)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技术保障体系、经费保障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制定优惠经济政策,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开展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三)临时取土工程环境恢复治理
加强临时用地单位的环保监管,要求临时取土单位在取土结束后对取土点生态环境及时进行恢复治理,做好土地复垦或植被恢复,减少临时用地的水土流失。
(四)自然保护区建设
(1)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确权划界工作,编制各保护区的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监管体系,迅速提高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水平。
(2)开发建设柳城县四十八弄自然保护区,把“四十八弄”建成沙埔水库水源林保护区。
(3)加强柳州市古亭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江林溪-八江风景名胜区、鹿寨县香桥岩风景名胜区和柳州市区龙潭-都乐岩风景名胜区等的建设。加强旅游业的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风景名胜区及各类旅游景点水、大气、垃圾和噪声污染防治,保护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
(五)水源保护工程
(1)进一步完善全市规划加强综合治理,合理规划水利工程,在技术和经济允许条件下,大力发展节水工程,有计划、按需要合理配置发展生产和维护生态用水,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结合利用,完善水资源保护机制,禁止向生活饮用水水源排污,禁止新建、扩建向控制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2)加强保护区的生态建设。柳江沿岸100米范围内严禁进行开挖取土、围滩造田、填埋水体等行为;保护现有天然林和生态林,严格保护沿岸林木,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开展植树造林和水土流失整治工作。
(3)水源涵养林工程。通过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措施,建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的生态屏障,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对柳江河上游地区的融安、融水、三江县(自治县)境内的主要干流、支流两岸进行绿化,使柳江、融江河两岸可视一面坡绿化率达95%以上,确保水源安全。
(4)水土保持林工程。加速北部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坡改梯,建设石坎梯田或土坎水平梯地的措施,同时治山、治坡、治沟,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保土耕种措施紧密结合,实行综合整治。加强对三江、融水、融安重点防护林区的管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水土保持功能。
(5) 加快红花谷湿地湿地公园的勘察、申报、规划工作,为建设成为集湿地保护、休闲、旅游、科研、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打好基础。
4.7机动车尾气治理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将积极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工程如下:
(一)编制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发展规划
对柳州市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现状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柳州市机动车辆增长趋势以及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适应分析,编制柳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规划方案。预计投资50万元。
(二)制定机动车尾气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制定机动车尾气监测能力建设方案,增加市级环境监测站机动车尾气监测设备,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机动车尾气监测技术和水平,满足mobile.28365365.com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督与管理要求。预计投资500万元。
(三)发展机动车环保检测线,适时开展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
面对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突出的问题,“十二五”期间计划逐步建设一批先进、快捷的机动车环保检测线,将尾气排放监测指标列入机动车年检内容,实施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工作,借以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对机动车尾气进行监测,凡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将不能上路行驶。预计投资约300万元。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环保能力建设重点工程分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信息、环境宣教四个方面,具体情况及其投资预算见下表 4.8-1。
表4.8-1 环境管理能力建设重点建设工程
类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投资
万元 |
资金
来源 |
责任
部门 |
完成
时间 |
监测 |
购置基础监测设备 |
配备相应的设备,以达到相应的标准化建设要求 |
100 |
政府投入 |
市、区环境监测站 |
2012 |
完善应急监测 |
购置土壤水分测定仪、卫星遥感解译设备、野外通讯等设备 |
200 |
完善生态监测 |
购置水文气象监测仪、便携式多种气体分析仪、便携式多种气体校定仪、个人防护等装备 |
200 |
监察 |
配备执法装备 |
购置水质快速测定仪、声级计、酸度计、录像、车辆等监察设备 |
100 |
政府投入 |
市、区政府和环保部门 |
2012 |
完善监控中心建设 |
增加污染源视频监控点30个,对市区主要污染源排放情况直接监控 |
60 |
提高队伍素质 |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
10 |
加强应急能力 |
成立环境污染应急指挥中心 |
100 |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普查 |
20 |
续上表4.8-1
环境管理能力建设重点建设工程
类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投资
万元 |
资金
来源 |
责任
部门 |
完成
时间 |
信息 |
网络和机房建设 |
完善环保局域网络,完善中心机房机房(配备服务器、网络与通信设备,建设网络安全体系) |
200 |
政府投入 |
市、区环保部门 |
2015 |
环境数据中心 |
整合环境数据资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数据智能化管理 |
200 |
环保业务协同管理系统 |
建设覆盖全环保管理业务的协同办公管理,全面提高环保业务管理效能 |
200 |
环保应急指挥系统 |
包含危险源监控信息,应急处理等完整信息、应急处理向导、地理信息扩散模型计算,灾后恢复评估等 |
300 |
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
监测流程控制、质量控制、设备数据采集、信息整理、统计查询分析等,实现监测站工作自动化和规范化。 |
300 |
机动车尾气管理系统
|
运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视频监管与网络技术等手段对对全市机动车尾气实施全面的监管 |
350 |
核辐射源监管系统 |
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核辐射源进行监管,提高监督危险源的运输、转移、丢失、泄露和事故处理能力。 |
150 |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
在业务管理系统和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实现现场植发与监管中心的联动,通过PDA查看和传输污染数据,通过现场执法效能。 |
150 |
环保网上办公系统 |
以便民和服务为目标,实现所有环保业务网络办理,数据查询和信息公开。 |
100 |
宣教 |
配备宣教设备 |
购置摄影器材、投影仪,更新刻录机等老旧仪器 |
50 |
政府投入 |
市、区环保部门 |
2012 |
岗位培训 |
宣教人员岗位培训 |
5 |
合计 |
2795* |
|
|
|
说明:上表2795万元包含柳州市创模2008~2012年拟投入的资金,其中创模工作2008~2010年投入的资金属于“十一五”环保资金,因此上表2795万元也包含了部分“十一五”环保规划资金。
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是《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各部门、各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完成规划目标。
5.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环境目标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
规划的实施要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要将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落到实处。“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深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全面实现。
2、明确企业主体责任
推进企业环保诚信体系建设,重在强化企业环保社会责任。必须监督各有关企业不折不扣负起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把环保工作做到位。根据企业环境行为划分环保诚信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对于不落实环保要求,整改措施不到位的,必须切实予以严厉查处,该处罚的处罚,该整治的整治,该停产的停产,该关闭的关闭,绝不能再出现企业赚钱、污染转移、政府埋单、群众受害的状况。落实好企业环保违法信息强制公开制度,并鼓励企业制定并定期公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或企业环保责任报告,营造“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氛围。
3、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监管责任
健全环境保护考核机制。各级政府是本辖区环保工作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定期公布各区县环保工作完成情况、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情况,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辖区环境监管出了问题,主要负责人就要承担责任。分管环保工作的负责人对环保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环保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建立环境问责制,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评优创先活动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强化污染减排责任制,健全污染减排指标分解和跟踪考核机制。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会商、及时移送、及时查处,形成整体的合力。
5.2创新环保体制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1、深化环保财政、税收政策
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深化绿色信贷。开展环境税费改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健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2、逐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制定出台相应政策进行扶持,并推行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各地应逐年增加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安排一定比例的排污费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饮用水源地保护、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及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开展。
5.3构筑高效监管体系,巩固环境执法监督
有序协调内部执法监督,突出建立和完善内部信息交流和沟通协调制度、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通过区域和行业限批、限期治理和联合执法等手段,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加快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企业,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的强制力和威慑力。加强上下互动、部门联动,建立和完善巡查、直查、稽查、后督察和年度考核制度,加强与其他相关执法部门、司法机关配合与协作。逐步扩大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监督的渠道,研究提出环境损害赔偿政策机制。健全区域流域协作机制,遏制发生跨辖区、跨流域污染事件。
转移执法重心,突出事前和事中执法监督,变被动的末端执法为主动的全过程执法监督。建立和完善后督察制度,积极探索长效机制,规范后督察工作程序,把后督察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5.4加强统筹协调,增加环保投入
合理划分环境保护事权、财权,理清各级政府在环保投入中的责任。建立环境保护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强化政府环保投入的主体地位,以建立和疏通环境保护投资有效渠道为重点,以法规政策的形式予以保障。加强对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努力提高财政性环保资金的投资效益。
5.5提升环保科研支撑
充分发挥环境科技对环保工作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开展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确立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体系。加强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基础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市场培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和产品。着力培育环保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创新活力勃发的产业发展高地。
5.6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围绕全市环保中心工作,加大环境新闻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舆论监督能力,充分发挥环境宣传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公众环境宣传教育,继续开展绿色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倡导民众从身边事做起,开展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环保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环境教育基地,普及环保知识,推广环境文化。注重信息公开,定期公布环境保护工作进展、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等情况,强化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公众参与,建立市民参与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平台, 组织代表委员和市民参与对水环境质量和城市空气质量进行定期评议打分。从机制上保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建立环保统一战线。
5.7开展规划实施评估,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年度计划时,要提出分年度落实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规划,针对所负责领域的任务,制定具体措施。环保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定期向同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上一级环保部门汇报,建立规划实施的年度评估制度,每年对规划任务与项目进展情况、总量控制等进行调度分析和年度评估,根据需要对规划任务进行梳理,对规划项目进行动态调整管理,提高规划的权威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