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现发布2010年《柳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柳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0年柳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综述
2010年我市空气环境质量稳中趋好,柳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继续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部分河段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声环境状况保持良好,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柳州市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生态市建设步伐加快,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010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柳州市环境给予较高的评价,其中“生活环境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八位,彰显了工业城市环保新成效。
大气环境状况
一、市区空气质量
全年共监测365天,其中优94天,良261天,轻微污染10天,天气优良率占总监测天数的97.3%,轻微污染天气占总监测天数的2.7%。API范围值30~118。
二、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重点控制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因子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执行二级标准,标准值为:二氧化硫年均值0.0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0.0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0.10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64毫克/立方米,超出国家二级标准0.004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最近5年市区二氧化硫浓度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二氧化氮
市区空气二氧化氮年均值浓度为0.021毫克/立方米,低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与上年相比下降了0.014毫克/立方米。最近5年市区二氧化氮浓度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可吸入颗粒物
2010年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62毫克/立方米,低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与上年相比上升了0.008毫克/立方米。最近5年市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酸雨
全年获降水174场(次),其中酸雨30场(次),酸雨频率17.2%,降水pH均值为5.33。降水pH范围在4.48~7.60之间,酸雨分布主要在市中心区域。降水化学组分监测结果:主要阳离子为钙,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和硝酸根。
酸雨频率与上年相比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最近5年市区酸雨频率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三、全市(含六县,下同)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10万吨,比上年增加了3.7%。 全市烟尘排放量为1.78万吨,比上年增加了17.9%。 全市工业粉尘排放量为4.85万吨,与上年持平。
水环境状况
一、河流水质
2010年,柳州市共设7个区控地表水监测断面,其中柳江河监测断面3个,从上游至下游分别为:露塘、沙煲滩、猫耳山,柳江河监控河段总长86公里。柳江河支流监测断面4个,从上游至下游分别为:都柳江的梅林,融江的木洞,洛清江的百鸟滩、渔村。我市河流水质总体执行国家《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按照水功能区目标要求,上游的梅林断面执行Ⅱ类水质标准,柳江河沙煲滩断面执行Ⅳ类水质标准,其余断面执行Ⅲ类水质标准。
根据全年监测数据,,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保持良好,除梅林和渔村断面外,各断面水质全年监测数据均满足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上游都柳江的梅林断面受汞的影响,偶有达不到水功能区Ⅱ类水质目标要求。洛清江的渔村断面枯水期污染依然存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溶解氧和总磷。
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
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分别为柳东水厂、柳南水厂、河西水厂、城中水厂取水河段,检测结果表明:除粪大肠菌群项目有超标现象外,其他项目监测结果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水质标准要求。粪大肠杆菌经水厂处理后可达标,因此作为非主要指标不参与评价,柳州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三、全市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0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4.18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58亿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60亿吨,。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为79.5%,工业废水达标率为99.1%。全市COD排放量为9.36万吨,氨氮排放量为0.57万吨。
与上年相比,工业废水达标率提高了5.1个百分点。废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上年度相比变化不大。
市区声环境状况
一、区域网格噪声
2010年柳州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平均等效声级55.8分贝,与上年度相比无明显变化,继续保持在良好水平。声源构成主要以生活和交通噪声为主。
二、道路交通噪声
2010年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0分贝,继续保持在良好水平,与上年度相比无明显变化。
三、声环境功能区噪声
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关于声环境功能区分类划分为:1类区为居民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区为商业金融、集市贸易,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区为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的区域;4类区为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内的区域。
根据全年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我市各功能区绝大部分时段达到适用标准的要求,但也偶有超标。
一季度4类功能区夜间等效声级超标,其他功能区的昼、夜等效声级均达标。
二季度各功能区的昼、夜等效声级均达到相应标准。
三季度1类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略有超准,其他功能区的昼、夜等效声级均达标。
四季度3、4类功能区夜间等效声级超标,其他功能区的昼、夜等效声级均达标。
2010年市区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表
|
1类区
|
2类区
|
3类区
|
4类区
|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一季度
|
√
|
√
|
√
|
√
|
√
|
√
|
√
|
超标
|
二季度
|
√
|
√
|
√
|
√
|
√
|
√
|
√
|
√
|
三季度
|
超标
|
√
|
√
|
√
|
√
|
√
|
√
|
√
|
四季度
|
√
|
√
|
√
|
√
|
√
|
超标
|
√
|
超标
|
2010年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一、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2010年,我市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1、将减排任务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严格管理。年初,市委市政府领导与全市43家重点单位负责人签订了环保目标责任书,将减排工作列为考核各部门政绩的重要内容。
2、抓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市、县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制定方案,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市区的阳和、白沙、拉堡污水处理厂,柳城县、鹿寨县、融水县、融安县、三江县污水处理厂按计划完成了建设任务。
3、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企业污染治理。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拆除了4台高炉,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00万吨/年;利丰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淘汰了0.2万吨落后造纸生产能力;关闭了柳城县水泥厂、鹿寨英山水泥厂,淘汰了白山水泥厂水泥磨等企业的落后产能。此外,严格控制高耗能产品产量,督促企业开展污染治理,完成了广西凤糖纸业公司污水处理站技术改造工程、柳钢110平方米和265平方米烧结机烟气脱硫等一批治理工程。
4、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减排。主要包括:通过环保专项行动,狠抓管理减排;对超标超总量排污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工作;强化对排污大户火电企业脱硫设施运行过程的监管;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培育清洁生产企业;加大污染减排宣传力度,正面宣传和推动减排工作。
2010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9.36万吨,比2005年削减了9.91%。;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10万吨,比2005年削减了31.12%。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二、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按照《柳州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及《柳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针对我市创模指标的薄弱环节,各部门加快推进“创模”重点工程,主要包括节能技术改造工程、节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程等,进一步夯实“创模”基础。
2010年,重点组织开展全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体系的档案整编工作,强化对重点工业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主要污染排放稳定达标。同时,加强“创模”宣传,通过各种媒体、网站发布柳州市创模信息,扩大“创模”影响,提高“创模”活动在群众中的知晓率,提升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
三、 生态市建设
2010年8月,《柳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年)》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市辖各县的生态县建设规划也陆续编制完成,柳州生态市建设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生态市规划建设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共18大项指标,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其中,森林覆盖率、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噪声环境质量共6大项已达到国家标准的指标要求。柳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四、 环境执法
1、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环保专项活动。一是开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调查33件,挂牌督办案件16件,其中自治区级1件、市级5件、县级10件。二是开展全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泥行业专项执法督察检查,共检查各类矿山12座、水泥厂8家。三是开展沿江沿河化工石化行业检查,共排查沿江沿河化工石化企业39家。四是组织开展涉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全市共检查企业76家,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按照规定进行了整改。
2、加强环保现场监督检查。全年共出动监察人员3975人次,检查排污企业426家,下达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78件,移送违法案件42件,立案调查44件,行政处罚35件。全年共检查812台套污染防治设施,抽查用煤单位315家,全市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率98.3%,企业用煤抽查合格率89.2%,全市污染减排监察系数为2.0(满分),为减排任务的全面完成做出了应有贡献。
3、严把环评审批关。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331项,其中环评报告书66项、报告表177项、登记表88项,项目总投资454.25亿,环保投资8.99亿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9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报率为100%。同时加大对各类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工作力度,共完成区、市各级规划环评审查项目12项,以规划环评为手段促进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4、妥善处置各类环境问题。坚持12369环保投诉热线24小时值班制度,通过网络、电话、来信、来访等方式接受群众环保投诉,共受理环境投诉5304件,群众投诉反映的问题都得到妥善的处理
5、强化固废与核辐射安全监管。组织开展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专项监督检查和核辐射安全检查。全年共安全处置各类危险废物共计7338.2吨,其中医疗废弃物处置量1768.2吨,确保了环境安全。
五、 环境监控与科研
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全市6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圆满完成365天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并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完成了柳江河区控断面和饮用水保护断面的常规监测任务。同时加快4个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其中三江富禄水质自动站于年底完成了仪器安装调试。
污染源监测方面,全市24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共安装46台自动监控设施,全市新建成的7家污水处理厂也全部配套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运。在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监督性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完成重点燃煤污染物排放单位监测251家(次);完成污染源委托监测180家(次),完成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监测192家。
环保科研方面,完成了《柳州市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调整》、《柳州市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调整》和《“十二五”柳州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等课题研究,完成了《柳州市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升级改造可行性报告》、《柳城县生态县建设规划》、《鹿寨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方案》,为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 环保宣传与公众参与
2010年中国环境报、柳州电视台等多家大型新闻媒体分别报道了我市环保工作情况180篇(次),广泛宣传我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和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在6月环保宣传月期间,以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绿色大行动”为主线,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学校开展各项环保宣传活动:中国移动柳州分公司联合广西工学院等5家高校,共同举办“低碳,我能”海报展览及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鱼峰区组织辖区七个街道办事处及3所学校在江滨公园举办了以环保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柳北区组织南国今报、各街道办开展“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社区大篷车活动;柳南区组织“低碳,节能”海报展和咨询活动;城中区组织环保志愿者开展“关爱母亲河”活动;全市各高校组织开展环保海报比赛活动。系列的环保宣传活动增强了公众环保意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绿色创建工作方面,我市黄忠录老师荣获了“首届广西十大绿色人物”,7个单位获自治区绿色创建工作表彰,“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为构建生态文明家园奠定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2010年,各级环保部门通过网站、宣传资料等手段向社会及时公布有关环保审批、环评公示、排污收费、行政处罚等所有环保政务信息,实现了阳光环保。